英语论文-分层教学中由学困生学习状况引发的思考.doc
《英语论文-分层教学中由学困生学习状况引发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论文-分层教学中由学困生学习状况引发的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把爱的温暖洒向英语课堂发微光的角落-分层教学中由学困生学习状况引发的思考摘要: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学生的参与、感受和体验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首要原则,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在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仍就带有功利化的色彩,“学困生”正是其牺牲品。在大搞课改提倡全员教育的今天,我们究竟如何转化他们呢?本文提出一些浅薄之见与大家共勉。关键词:学困生 分层教学 宽容 尊重 赏识教育 一问题提出新课改引发教育理念的改革,其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即为:教学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
2、全面、和谐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了吗?我们做得到位吗?以下日常现象值得我们思考。现象一:每天下课前我都要布置当天作业,并要求放学前必须交上来,可是每次总会有几个学生不能按时交,我便追问他们原因。“为什么不做?”“不会做”;“课上已经讲过多遍,为何不听?”“不想听,也不想做”。听后我非常生气,言语可想而知,最后我干脆不管他们了。课后,在办公室与其他老师谈起此事他们也有同感,不禁叹息:现在学生怎么都这样啊?现象二:课上总是有几个学生打瞌睡,为此我常会走到他们跟前推一下,酣睡的我会用书打一下他肩膀,可过一会又想睡了。我也试着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期待他们能“回心转意”,可依然“in vain”
3、。 我就纳闷:上课怎么能睡着了呢?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现象三:每次改作业总能发现有些同学的答案是雷同的,难道他们真想到一块了吗?有可能是抄袭的。尽管我们三令五申地要求他们不要抄作业,但作业的拖拉与抄袭想象一直存在,也是困扰几乎每位教师的问题。他们为何每次都要抄作业呢?现象四:考试铃声已打过,有的学生才慢腾腾地向教室走来,开考十几分钟后,他们在试卷上划了几下,就趴下睡觉了。你要去问他为啥睡觉,答案是:“我又没作弊,睡觉不行啊。”此状让人灰心、叹息。面对这些常见的非常态学习行为,我们往往会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素质太差,学风低劣,没有一点学习目标,他们每次拖我们的总体成绩后腿。这些学生因此被
4、称之为“学困生”或“差生”“问题生”,他们经常让我们生气以至于在课上会被我们老师忽视。这与新课改倡导的理念是违背的。以前我们过多地在意他们身上的“问题”,往往没有考虑其后潜藏的根源。“凡存在都是合理的”,问题学生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定会有一些因素所致。为了探究其原因,我对他们学习状况实施了调查,分析他们的学习动机需求,以便寻求解决对策。二研究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个别交流相结合方式,调查对象是我校高二年级50名英语学困生。为了了解他们的日常学习状况,我设计了关于他们英语学习习惯和态度方面的调查表,共10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过程中的“三部曲”即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后复习等方面的问题,以8
5、道选择题形式呈现,其目的是调查他们的学习习惯;另外2道题是以问卷考察形式呈现的主观题,主要了解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目标。经过分析问卷调查和与研究对象的个别交谈,我发现如下结果:1.课前做好准备的几乎没有,只知道这节课是外语课,不是数学课、物理课等而已;2.课前蹦对所学内容作稍微浏览的只占1/4,多数是什么科目老师来就上谁的课,上啥无所谓; 3.课上能做到认真听并记笔记的只占1/8,有的是心血来潮想写就动动笔,心情不好则弃之; 4.课上经常打瞌睡甚至睡觉的约占1/3,更多的是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 5.能做到对课后所学知识作复习的几乎没有,作业独立完成的也没有。 6.关于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6、的回答多为:小学时有点可现在没有兴趣,老师叫学什么就学什么,没有任何计划,阅读理解几乎都是瞎蒙的-“跟着感觉走呗”。作业几乎都是“参考”英语成绩好的,自己不会做可不交老师又会责怪,只好copy 一份了。对于学习目标从未认真思考过。三结果反思 经过细究这次简单的调查结果,我深深的叹息平日对他们的关心太少,我们只是一味的把太多的要求与任务强加在每一位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许我们早知道这差异的存在,但只是责怪他们“素质太差”,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缩小这一距离。我们只会把过错全部归因于学生身上,这样是有失公平的,与我们今天新课改的思想相违背。我们更应理智地审视自己,努力找到解决我们困惑的
7、途径。第一,课堂教学思想模块。回首每次课堂教学以及赛课活动中,我们只考虑到那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了他们能参加的活动,往往忽视这部分“学困生”的存在,我们更多的是带领学生完成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或活动,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记得上学期我参加了全县高效课堂大赛,我设计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最后还设计写作的任务。其中在讨论-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dvertisements这一环节,我只考虑到找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回答他们的看法,却忽视让基础较弱的“学困生”们回答,其实这一话题对于基础弱的同学也是可以回答一些他们的观点的,虽然很
8、可能是不全面的。而我为了“保全面子”不敢让他们回答。最后,尽管课堂效果轰轰烈烈,评价也较好,得了一等奖,可现在想想真是惭愧。因为虽然课堂气氛热闹也有许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忽视了“他们”-这一教育对象一分子,“热闹不等于高效”。他们也许会想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再者,教学设计模块。每次设计学案时我们多数会考虑到那些“好生”,担心他们“吃不饱”;试问我们有几次会先考虑“学困生”的需求呢?他们对这张学案会做多少?有多少题是他们喜欢的呢?他们就不想全部做完受到老师的赞许吗?第三,教学评价模块。对于他们的评价,我们有些老师做的也是欠妥的,“好生”取得一点成绩我们就大加表扬,而“学困生
9、”只要有一点错误我们就会把他们列为“差生”。长期以往,他们会产生畏惧心理,上课不敢发言甚至干脆不听了,缺少成就感会让他们失去兴趣和信心,这种失败的学习体验导致他们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性无助感”,因而产生一系列学习“症状”。诸如:1.单词记不住,短语不愿记,任何学习方法都不适应; 2.谈语法听不懂,对句子不理解,读文章不知所云; 3.阅读理解生词太多,似是而非,考虑再三最后还是错; 4.作文只会写一段,其余只能写点题外话; 5.考试总是不及格,叹息道:“为何失败的总是我”。6.最后归结为学英语没有用,我们还不如放弃。对待“差生”,我们经常持有的态度是:一、冲动情绪化,总盯着学生短处,看
10、他们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如不符则责怪他们。二、要求太苛刻,要求所有学生都按一个模式发展,若背道而驰则决定弃之。三、只知道给他们讲大道理,若是不听,我们动辄给以的评价就是-“屡教不改”。就这样他们越学越不想学,他们责怪自己太“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个毕业文凭就是他最大的目标,他们悔自己差别人甚远,自暴自弃,迷失彷徨。四解决策略 怎样改变学生学习观念,培养其学习兴趣,重新找回“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呢?我们首先要真正转变教育方式,更新教育思想,扎实推进课改。对待“学困生”,心理学家普遍认同的结论是:目前中国教育正在遭遇一场共同灾难。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思想和评价体系过于功利化了,许多东西为了
11、方便操作都转化成了量的指标,高考一分之差其命运就会截然不同。作为一线教师,我也深刻体会到这一功利化的现象。虽然我们在轰轰烈烈地搞课改,但高考指挥棒却在一直鞭打着我们,无奈我们只好“穿新鞋走老路”,依旧以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该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校领导以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来评价老师;而老师则只能靠学生为他争光,他也会用分数来评价学生。“学困生”在老师的眼里自然会被遗忘。我们许多老师和家长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无视孩子自己的感受和利益,极力地鞭打着他们向前进。久之,学生缺少了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丧失了求知的渴望。由此可见,“学困生”成了功利化教育的牺牲品,但我们不要再忽视他们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论文 分层 教学 学困生 学习 状况 引发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