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笔记.doc
《中国古代建筑史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建筑史笔记.doc(12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穿斗式,抬梁式,井干式。 穿斗式: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间距较密,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特点是用较小的柱与“穿”,做成大的构架(整体性强,柱密,开间小)。流传到现在,为中国南方诸省建筑所普遍采用。 抬梁式:沿着房屋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短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连接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檩上排列椽子承载屋面。2,斗栱的作用:在柱子上,用以承托梁头、枋头,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重量的构件。唐宋:
2、结构作用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从密,用料变小,但结构作用仍在。斗栱在宋称为“铺作”,清称为“斗栱”或“斗科”。(江南称“牌枓 ”)柱头上的斗栱柱头科(宋:柱头铺作),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两柱之间置于枋子上的斗栱平身科(宋:补间铺作),起辅助支撑作用。角柱上的斗栱角科(宋:转角铺作),其承托角梁及屋角的作用。室内斗栱通常只支撑天花板重量,作为梁头节点的联系构件。斗栱:斗-栱与昂的支座垫块;栱-短悬臂梁;昂-斗的悬臂梁,与栱的作用相同;当建筑物非常之大而屋檐出挑相应加大时,斗栱挑出距离也增加。 方法是:栱与昂的叠加层数(即出跳数),每增加一层栱/昂,斗栱多出一跳,最多可
3、加至出5跳。 重檐建筑:一般上檐斗栱比下檐斗栱多一跳,以增加出檐深度。 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撑,用于固定支撑脊桁,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多见于唐宋元明建筑上。3,台基作用:防水,防潮,保持室内干燥洁净。(一般3到5个踏步) 柱础:保护柱子不受地下水上升侵蚀而致腐烂的构件,多为石制。 收分:柱身由下向上逐渐收小;梭柱:上下两端均有收分的柱子形式,体如梭形;卷杀:将某些构件末端切削使之具柔美而有弹性的外形的一种做法,其轮廓线由折线或曲线组成;4,庭院围合方式:1)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2)廊院: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3)三合院:住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之前再建院墙与院门; 四合院:将
4、三合院的院墙改为房屋,即主房东西两侧,相对之处均为房屋所围合;5,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工官是城市建设、建筑营造 工官的职务:主持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估计工料及组织施工 隋宇文恺:隋代东西两大都城的规划与营造,大兴城规划;1:100的比例制作“明堂”图像及木模型 宋李诫:营造法式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1)工官掌管下建造的官式建筑;2)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1原始社会建筑(6、7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干阑式由产生于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巢居发展而来。木骨泥墙由产生于黄河流域的穴居发展而来)1,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中
5、上游渭水地带,母系,以农业为主,穴居,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居住区的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较小的房屋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反映了氏族公社的生活情况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半穴居,木骨泥墙;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室内地面和墙上采用白灰抹面。白灰面出现在仰韶中期,在龙山时期普遍采用。2,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父系氏族社会(此时已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建筑,比如一夫一妻制的小面积房屋,室内也有分工) 1)吕字形平面;2)面积缩小;3)土坯砖出现;4)石灰面广泛使用。3,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
6、000年-公元前3300年,浙江余姚): 最典型的干阑式建筑,最早出现的榫卯技术。4,细石器文化: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牛河梁女神庙。建筑已经有了“群”的概念。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建筑类型:有住宅、祭祀建筑、神庙2,建筑结构: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木骨泥墙建筑(黄河流域,由天然洞穴人工穴居半穴居发展而来):墙体多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屋顶往往也是树枝扎结的骨架上涂泥。3,建筑材料:木,泥 泥土经火烧陶化以防潮; 仰韶中期出现白灰面,仰韶晚期已有使用(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 白灰面抹面(室内墙壁和地面),龙山时期普遍使用; 龙山文化时期出现土坯砖。4,建筑
7、实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 (六七千年前)干阑式建筑,我国最早采用榫卯结构技术的实例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 (仰韶时期)居住区的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小房子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仰韶时期)分为三个区域南:居住区;北:墓葬区;东:制陶窑场 郑州大和村遗址 (仰韶时期)地面建筑,并分隔成几个房间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 (仰韶晚期)白灰抹面,大空间、大跨度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屋遗址“吕”字形平面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出现建筑群的概念)沿轴展开多重空间组合,室内墙面用彩画和线脚装饰)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原始社会祭坛遗址
8、莎木佳祭坛阿善祭坛 河南安阳后岗龙山文化遗址均为地面建筑,夯土作房基,土坯和木骨泥墙作墙体,白灰抹面,柱子下垫石础 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出现白灰墙面刻画图案,我国已知最古早的居室装饰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1-2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奴隶制国家诞生于公元前21世纪,即始于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一,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1)封闭廊院式;2)面阔8间;3)建在夯土台上(80cm);4)永定柱造(遗迹)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构夯土台建筑和庭院实例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已经开始形成二,
9、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阶级产生,青铜工艺相当纯熟。开始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郑州商城,最早的城市遗址;偃师尸沟乡商城遗址;庭院式建筑,有宫城(位于南北轴线上),内城,外城;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副阶周匝”;河南殷墟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村) 器物:云纹、兽纹,甲骨文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城市、宫殿: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80厘米的夯土台;永定柱造的遗址;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廊院)的实例;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走向定型; 河南偃师二里头尸沟乡商城遗址(出现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城); 郑州商城: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
10、址(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者分布于不同地点的聚落格局,城内有宫殿和宗庙,城外有作坊和住宅); 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 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商代后期最重要的遗址);2,特点:夯土高台,廊院建筑群3,建筑技术上:a 瓦的发明与应用,解决了屋顶的防水问题b 陶水管的使用,解决地面排水的问题c 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d 斗拱的概念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周武王建立了礼制、分封土地,分封贵族,统一管理;建筑上,建立了完成的礼制宗(宗族)法(法制)秩序出现;等级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1)城市:规模按照等级来造;镐(音号)京(京,意为“大”)2)住宅: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
11、址(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 1.合院形式,二进院落;2.家族居住;3.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4.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连接;5.门、堂、室、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6.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7.出现瓦的采用8.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9.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湖北蕲春干阑式木构架建筑反映了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3)建筑技术:瓦的发明和应用(西周);(春秋年间普遍使用)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斗栱的概念出现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城市 只有天子与诸侯才可造城,规模按照等级来定;诸侯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三
12、分之一,中等的五分之一,小的九分之一;城墙高度与道路宽度也按照等级来建造。2,建筑 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特点见上)湖北蕲春西周干阑式木构架建筑遗址(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3,建筑材料 瓦的发明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黄泥)“令 ”上有柱斗坐斗的形象四,春秋-东周的前半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1)瓦普遍使用;2)高台建筑(台榭建筑)出现;3)砖的出现;4)彩画的出现;5)鲁班注:春秋时代已经在抬梁式木构架建筑上施彩画,而且在建筑色彩方面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了。山节藻棁(音li去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春秋毂(音gu,上声)梁傅注疏:礼楹,
13、天子丹,诸侯黝(黑色)垩(白色),大夫苍(青色),士黈(黄色,音tou,上声)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特点:瓦的普遍使用,开始了用砖的历史;铁器和耕牛的使用 高台宫室(台榭)的出现; 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作防卫(城嵌有水称为池,无水称为隍)2,建筑实例 春秋时期秦国都城雍城遗址(陕西凤翔马家庄) 由门、堂和东西厢组成的四合院; 夯土墙、夯土台基、散水 陕西凤翔春秋时期秦国陵园区 隍壕作防卫1-3封建社会前期(公元前475年-589年,战国至南北朝)一,战国-东周的后半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城市建设高潮;齐临淄 赵邯郸 楚鄢郢 魏大梁2)高台建筑;在有小室围合夯土的高台上建造
14、建筑3)宗庙;围合在墙中,有前堂后室,中庭(牺牲坑)4)水利工程;西门豹引漳水溉邺 秦郑开渠三百里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春秋) 修筑长城;5)技术层面;砖出现(主要用于地下) 筒瓦、板瓦广泛使用 榫卯技术更好,木构件技术更高6)理论;考工记,齐国官书,记载西周之事,我国现知最早述及建筑的专门文献。 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設色之工、刮摩之工、摶(音团)埴(音直)之工7)人物;8)意识形态; 商周:学在官府学在四夷 孔子:将人还给了社会 老子:将人还给了自然 建立了中国人文主义基础。人的地位上升,神的地位基本为零。 “天人合一”:孔子,或者说孔子与老子之意的结合。天,是自然的天、文化、神、天
15、子的意义的混合体。 历史意识(人)过早发达,抹灭了宗教文化艺术的成就就,带来历史文化,人的文化,摆脱了宗教的神超脱 于人的意识形态。 通过器来表现道,通过建筑来表现意识。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城市 城市布局一般有两种形式 1)宫城在大城之外侧: 齐临淄大城西南角有小城,夯土台高达14米 燕大都东西两城,东部为宫城 赵邯郸宫城在大城西南角 2)宫城在大城之内 阖闾大城 鲁国曲阜2,建筑实例 1)齐临淄遗址 2)秦咸阳1号宫殿遗址: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环包以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法。3,建筑材料: 1)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使用,并有在瓦上涂
16、朱色的做法; 2)装修用的砖出现,创造大块空心砖。补充:百家争鸣,儒墨道法,最终融合为汉儒尊卑等级,君权神授,礼仪制度儒:礼乐的象征; 人文主义,个人的人个修养,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存在; 孔子-孟子-荀子1. 坚持礼乐的象征意味着对社会的垂戒意义,合理性的自我调节对人类行为的控制能力;2. 重视现实治理中的实用功利;墨:实用色彩强烈,以利益实现为追寻目标道:以精神超越和人生永恒为追寻目标,强调人在自然中的存在老子庄子以个人为中心的反社会倾向,以内心体验为中心的反理智倾向法:要以带有惩罚和奖励措施的,由权利与威势强制保证的“法”来整理秩序二,秦(BC221年-BC206)1)阿房宫:政治象征。“上
17、扼天功,下压黎俗”,将“器”作为“道”的体现。2)秦始皇陵:东之兵与俑 a.气势宏大,b.平面伸展的空间意识,C.采用轴线从建筑发展历程的角度:1,秦都咸阳 摒弃传统的城郭制度,建造许多离宫别馆;2,秦始皇陵三,汉(BC206-AD220)1)明堂辟雍传播儒家文化的建筑2)技术:两种主要的木构架已形成:抬梁式、穿斗式。斗拱的出现及应用;屋顶已有五种样式:庑殿、悬山、囤顶、攒尖、歇山。板梁结构(山东沂南石墓)、拱券技术(多用于地下)。石阙(四川雅安高颐阙)阙:宫殿、陵墓、官衙大门等前两侧对称而立的建筑,形如门楼而中缺门扇。3)园林:受神仙术的影响,挖大片水池,建岛蓬莱、方丈、瀛洲。4)印度佛教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建筑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