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县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实施方案9.7新改[1].28.doc
《肇源县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实施方案9.7新改[1].2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源县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实施方案9.7新改[1].28.doc(76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 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项目规划实施后,不仅节约灌溉用水量、增加水田灌溉面积、增加地方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为整个灌区的后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为灌区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及其功能、效益的发展方向提供技术支持和引领导航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农民创造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投资风险,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有能力加大农业生产投资力度,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条件。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规整土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水利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逐步运
2、用生物技术,推广无公害农业,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产值和产量的提高,可避免群众开发荒坡,防止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灌区的建成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组织管理:农民用水者协会是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项目的主体,负责工程的实施。由农民用水者协会提出申请,委托肇源县水务局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招投标和施工工程技术指导等工作。施工中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规范管理行为,严格按上级批准的实施计划组织施工,不经批准不能随意变更工程项目和主要建设内容。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组织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完成自筹资金部分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资金由财政和水务局共
3、同管理,农民用水者协会指定财会人员专门负责。工程建成通过竣工验收后,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标准,移交给农民用水者协会使用与管理。1.概述1.1中心灌区基本情况肇源县中心灌区是以松花江干流为主要水源的抽水灌区,设计流量22m3/s属中型灌区,位于肇源县肇源镇周围。灌区属松花江流域,处于松花江上游左岸,西起八家河,东到薄荷台灌区,北邻安肇新河及牛毛沟水库,南至松花江干流右岸堤防,东西最大长度约32km,南北最大宽度约为16km。灌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452001252351,北纬452800453509之间。灌区位于松花江干流北岸河漫滩和残余一级阶地上,地势平坦,局部仅有少量岗地。地形总趋势为西高东低
4、,自然比降接近1/10000,一般地面高程自西向东在127.0m125.0m之间。灌区总面积为46.0万亩,其中现有耕地面积22.3万亩,设计水田灌溉面积16.87万亩,给渔池补水2.5万亩;现状实灌水田面积8.8万亩,给渔池补水2.5万亩。1.1.1气象本区属寒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主要特点有:(1)夏季短暂炎热,冬季漫长寒冷。全年日照数为3000小时左右,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总数达1295.6小时,有效积温2900。全年太阳能总幅射量为117.6千卡/cm2,其中5月9月份幅射量为65.5千卡/cm2。多年平均气温为4。7月份气温最高,年均为23.4,最高达37。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
5、-18.9,最低气温达-36。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时间达5个月,全年10的活动积温平均为2914。无霜期为130天165天,平均为147天左右,初霜期多在9月末,终霜期在次年5月中旬。最大冻深平均为1.6m1.8米,11月末开始结冻,次年3月末开始解冻。(2)降水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17.9mm,最高为513.5mm,最低为294.3mm。春季降水量很少,其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2%。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一日最大降水量达75.8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80天左右。(3)蒸发量大,春季多风。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16mm(20cm蒸发皿
6、),尤以春季(4月5月份)蒸发量最大,是同期降水量的12倍。本区为多风地带,年刮大风较多,尤其是春季,风力可达5级7级。据统计,4月5月份刮大风天数为13天,最大风速可达26m/s30m/s。1.1.2 水文(1)流域概况中心灌区主要水源为松花江干流,在灌区南部流过。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两源:北源为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正源名南瓮河(又称南北河);南源为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主峰长白山天池,正源为二道白河。嫩江和第二松花江在黑龙江省肇源县茂兴镇的三岔河附近汇合后称松花江干流,东流至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嫩江河长1370km,二松河长958km,松干河长939km。松花
7、江流域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四省区,位置介于东经1195213231,北纬41425138,东西长920km,南北长1070km。松花江流域总面积55.68104km2,其中,嫩江29.7104km2,二松7.34104km2,松干18.64104km2。流经中心灌区的河段属松花江干流段,大断面为松6松13,干流河段长度约71.4km。(2)水文基本资料灌区位于松花江干流上游段,区间有下岱吉水文站,该站距离中心渠首下游约46km。该水文站具有1939年1944年、1950年1998年的水位观测资料和1954年以后的流量观测资料。下岱吉水文站是国家基本水文站,其资料的测验、整编等均执行国家
8、有关规程、规范,资料质量可靠,可做为本次分析的代表站。在中心渠首上游100m处有肇源水位站,该站水位观测资料系列较短,考虑到区间无支流汇入,可以采用下岱吉水文站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延长肇源水位站水位系列。另外,松花江干流大断面各频率水面线成果(该成果为2000年5月完成的松花江干流防洪可研成果)已经审查批准,本次可直接采用该成果。(3)水位、流量1)多年平均水位、流量根据下岱吉站统计资料,松花江干流多年平均流量为1200m3/s,由于此段区间无支流汇入,可近似认为灌区渠首处的多年平均流量也为1200m3/s,根据大断面的HQ成果可查得相应的多年平均水位。2)枯水水位、流量根据下岱吉水文站灌溉期
9、5月8月连续十天最低日平均水位、流量统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确定P=80%和P=90%的最低枯水位,分别为120.52m、120.38m,相应枯水流量分别为585.0m3/s、449.3 m3/s。(4)洪水1)暴雨和洪水特性灌区内暴雨主要是台风和气旋降雨,特点是雨量大而集中,笼罩范围大,雨势凶猛。暴雨的时间分布都集中在夏季,主要发生在7、8月份,6月与9月也有暴雨出现,但为数很少。暴雨持续日数一般为1天2天,但地区差别较大。洪水和暴雨一致,流域内的大洪水过程多由几次暴雨叠加而成,局部地区也有一次暴雨而发生的洪水。松花江干流洪水主要来自嫩江和第二松花江,受河槽调蓄的影响,洪水传播时间长,年最大
10、洪峰出现较晚,洪峰发生在8、9月份的较多。干流洪水过程较缓,历时较长,约60天90天。2)历史洪水1998年洪水为1898年以来首位洪水,其它大洪水年份还有1957年、1956年、1991年、1953年等年份。3)设计洪水根据决口及水库还原后的洪水过程,按年最大值选样法统计出下岱吉自然情况下的洪峰流量,按1998年以来连续系列计算洪水参数,N=101年。设计洪水成果采用松花江干流可研成果,下岱吉水文站自然情况下的设计洪峰流量P=2%时为16200m3/s,P=5%时为12400m3/s,P=10%时为9610m3/s,考虑上游丰满水库影响后的设计洪峰流量P=2%时为14890 m3/s,P=5
11、%时为11250m3/s,P=10%时为8580m3/s。1.1.3 地质(1)地形地貌中心灌区位于松花江干流北部,地形属河漫滩和残余一级阶地,地势平坦,局部地段地形起伏较大。地形总趋势为西高东低,自然比降接近1/10000,一般地面高程自西向东在127.0m125.0m之间。(2)地质构造本区位于松辽沉积盆地的北部,在地质构造运动作用下,使本区地下岩层形成位于大庆长垣构造北侧构造带上。发育了一套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其中,中生界的白垩系上更新统为明水组,新生界的第三系为依安组,第四系为泰康组、林甸组以及哈尔滨组、齐齐哈尔组。各组沉积特征和埋藏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地层沉积发育与分布的差异反映了不同
12、地质历史时期构造特征。(3)工程地质中心灌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很早是内路湖的一部分。地貌变迁过程复杂,由松花江多次改道、冲积和风积作用形成的,上层次不明显。从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地层开挖过程看,一般平原区地表下层2米以内为砂壤土,2m4m为砂性粘土,5m左右出现粉砂,2.5m3.0m处往往有一层含铁质砂土,其一般厚度为0.2m0.5m,在浅基工程开挖基坑时易发生流砂和塌方现象。(4)水文地质全区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系孔隙水为主,局部微具承压性,该区地下水属浅层富水区。成井深度小于50m,地下水水量分级100t/h150t/h。含水层为砂、砂砾,属第四级含水层。地下水埋深及水位变化均受地形及松花江水位的
13、影响,一般埋深为2.0m4.0m,低洼地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浅,约在1.2m2.0m之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蒸发和侧向径流方式排泄。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型,PH值一般为79之间,潜水矿化度大部分小于1g/L,其硬度为1516德国度。1.1.4 土壤灌区内主要土壤有: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盐碱土、水稻土和砂土等。黑钙土:是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和草甸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主要成土过程为腐殖质积累和钙质骤积以及附加草甸化而成。黑钙土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岗地和缓岗地,在区内分布极少。草甸土:是在草甸植被下变化而形成,由于分布在地形较低、地下水较高的地域及气候等因
14、素,多数附加有盐化过程,部分附加有潜育化过程。草甸土主要分布在灌区沿江低平原地区,是灌区内主要土壤。草甸土类又可续分为:粘质深位砂层暗棕壤型草甸土、粘质深位砂层暗色草甸土、壤质中位砂层棕壤型草甸土、粘质深位砂层潜育草甸土、壤质深位砂层暗棕壤型草甸土、粘质深位砂层白浆化草甸土、砂壤质深位砂层暗棕壤型草甸土等七种类型。沼泽土:主要是在季节或常年积水的沼泽植被下经过沼泽化、泥炭化,有的附加盐化等过程形成。沼泽土是本区内潜在肥力最高的土壤,需采取排水、熟化土壤等改良措施。沼泽土主要分布在灌区南部沟泡地带。盐土和碱土:盐化和碱化是这两类土壤主要形成过程,主要成因是:地下水位高,含盐碱量高;气候干燥,蒸发
15、量大;外水隔绝后,堵塞了洪水冲洗盐碱作用;原始植被被退化和破坏,地面覆盖率降低,加重了盐分在土层上部的积聚。盐土和碱土主要分布光板地、盐碱泡地、部分草原荒地。水稻土:是多年种植水稻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它保持了一些母土的特性,又有自身的特点,是灌区的主要土壤。砂土:是岗地主要土壤之一,为低产土壤,母质多是江沿的冲积砂,后经风力搬运堆积形成砂丘,生长植被后逐渐形成半固定和固定的流沙土和生草砂土砂丘,有机质积累较多,形成一定厚度的黑土层,形成黑钙土型砂土。砂土在灌区内呈零星分布。1.1.5灌区的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状况中心灌区包括肇源镇、和平乡、二站镇、古恰乡等4个乡镇,40村,115个自然屯。灌区
16、内总人口为10.0万人,非农业人口为1.0万人,农业人口为9.0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人口为2.0万人,牲畜2.05万头,其中耕畜0.85万头。中心灌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1.2万Kw,大中型403台,其中,链机322台,轮式81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387台,粮食加工机械55台。灌区总面积为46.0万亩,其中现有耕地面积22.3万亩,设计水田灌溉面积16.87万亩,给渔池补水2.5万亩;现状实灌水田面积8.8万亩,给渔池补水2.5万亩。灌区内人均占有耕地2.23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等,兼种部分经济作物,灌区目前粮食总产量为7985万kg,农村人均占有粮食887kg,粮食商品率为51%,
17、人均收入在2685元左右灌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工副业生产为辅,灌区以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由于水田效益较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较高,水田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1.1.6灌区工程现状水源工程状况:中心灌区是以松花江为水源的机电提水灌区,渠首工程1座,即中心灌区抽水站是由引渠、抽水站、灌水闸、排水涵洞等工程组成的水利枢纽,设计提水能力为22.0m3/s , 设计净扬程6.78m,安装10台900HD9DP型水泵,装机总容量为2600Kw。灌区内中心、双胜、巨宝山、莲花泡四个排水区总强排能力为15.66 m3/s 。1998年新建临时性的浮船式补水泵站1座,设计提水能力为8.0m3/
18、s,做为灌区枯水期补充水源,确保枯水年份水田正常生产。灌区现有灌溉干渠2条,总长度为47.37km,支渠35条,总长度为78.25km。现有排水干沟20条,总长度为82.41km,排水支沟有33条,总长度为71.38km。现有骨干渠系建筑物191座,其中节制闸7座,进水闸35座,泄(退)水闸2座,桥涵139座,渡槽8座。1.1.7灌区管理体制及机制目前灌区由中心灌区管理站统一管理,主要沿用传统模式的管理办法,按照公益型管理模式运作。为了提高灌区的经济效益,有效发挥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灌区管理站实行企业化管理,下设工程科、管理科、财务科等,负责统一用水调度、管理灌区各项事务。灌区人员编制为97人,
19、其中站长1人,副站长4人,总工1人,管理人员44人,技术人员30人,退休17人。工程管理上实行灌区统一管理,在用水制度上实行先下游后上游,合理分配水量,按面积按流量制定供水计划,灌区灌、排骨干工程由中心灌区管理站管理,支渠及以下工程管理由灌区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共同管理,以农民用水户协管理为主。在灌区内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的有效管理机制,以适应灌区未来的发展需要。1.2灌区建设情况中心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0年投入运行。灌区经过多次规划和建设即建设、整顿、配套、续建和改造,灌区骨干工程已基本成型,达到灌排渠系、路、建筑物配套,具有一定的规模。末级渠系及以下结构物配套率差,渠系
20、及田间工程和标准灌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灌区共有渠首工程1座,即中心灌区抽水站。中心抽水站是由引渠、抽水站、灌水闸、排水涵洞等工程组成的水利枢纽,设计提水能力为22.0m3/s , 设计净扬程6.78m,安装10台900HD9DP型水泵,装机总容量为2600Kw。灌区内中心、双胜、巨宝山、莲花泡四个排水区总强排能力为15.66 m3/s。1998年新建临时性的浮船式补水泵站1座,设计提水能力为8.0m3/s,做为灌区枯水期补充水源,确保枯水年份水田正常生产。现有灌溉干渠2条,总长度为47.37km,支渠35条,总长度为78.25km。现有排水干沟20条,总长度为82.41km,排水支沟有33
21、条,总长度为71.38km。现有骨干渠系建筑物191座,其中节制闸7座,进水闸35座,泄(退)水闸2座,桥涵139座,渡槽8座。 中心灌区现状水田灌溉面积仅为8.8万亩,尚有8.07万亩由于工程不配套而不能灌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水利工程配套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心灌区根据黑水函200713号文件精神进行了灌区体制改革工作,中心灌区行政上隶属县水务局的二级水管事业单位,水管体制改革后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遵循国家现行政策标准,因事设岗、以岗定责、按量定员的原则,以黑龙江省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依据设定编制97
22、人,核定编制74人,中心灌区原有职工97人,其中在职80人,退休17人。通过改革使每个职工各司其职,建立了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了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护养护体系。灌区的经验与存在问题:中心灌区水管体制改革刚刚完成,很多工作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水价改革、按方收费、农民用水协会制度建设、田间工程管理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磨合、探讨。灌区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而提高水利用率不单是水资源本身的问题,而是一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革命。节水是中心灌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减少水田亩用水量。但是中心灌区还存
23、在骨干工程比较完善,田间工程不配套,国家投入少,使得骨干工程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尽管用水户协会已经成立,但由于制度不完善,参与性管理机制存在着障碍性问题,设施不配套,加之资金短缺,协会尚未发挥实质作用。农民对水是商品的认识有偏差,水费收缴存在着障碍性问题,受益农民投入少,“一事一仪”存在障碍性问题。项目区内群众对末级渠系配套项目积极性极高,是项目区农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1.3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1.3.1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肇源县 现代农业 水田 示范区 实施方案 9.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