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分析.doc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分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三峡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评审表论文题目: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分析论 文 内 容 摘 要摘 要在变电站运行值班中,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值班员常会遇到一些电压表输出不平衡的情况。若我们对这方面认识不足,往往会因为查找时间过长而耽误送电,因电压不平衡而误认为接地情况者,找不到问题之所在,却做许多无用功;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未能及时找到接地点,而引起扩大事故。所以,就这个问题有必要进行一些分析探讨。关键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电压不平衡 现象分析(本栏由论文作者填写)指导教师单位职称评语: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职成学院自考办意见:盖章:年月日目录绪论11.1中性点概念;11
2、.2中性点不同的接地方式与供电的可靠性11.3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11.4中性点经销弧线圈接地方式11.5中性点接地应用情况;21.6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史31.7 论文总体思路及研究方法42一般情况电压不平衡的分析42.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压不平衡43 4PT电压不平衡输出分析63.1拉堡变10kVPT由原来JDZJ型电压互感器63.2正常情况下,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分析64 4PT接线错误引起电压表错误反映分析75 电压互感器中性点击穿保险击穿后出现的不平衡电压分析86结论10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绪论在变电站运行值班中,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值班员常会遇到一些电压表
3、输出不平衡的情况。若我们对这方面认识不足,往往会因为查找时间过长而耽误送电,因电压不平衡而误认为接地情况者,找不到问题之所在,却做许多无用功;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未能及时找到接地点,而引起扩大事故。所以,就这个问题有必要进行一些分析探讨。1.1中性点概念;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1.2中性点不同的接地方式与供电的可靠性 在我国电网的供电中,大部分为中性点接地系
4、统(既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系统)。我国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已运行多年,但近几年有部分区域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为此,对这两种接地方式作义分析,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一相发生接地时,为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相电压的倍,即等于线电压,那么相对地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电压来设计。随着电网的发展最终将发展到上述两种方式。1.3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世界上以美国为主的部分国家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原因是美国在历史上过高的估计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险性,而采用此方式,用以泄放线路上的过剩电荷,来限制此种过电压。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中,一般选择电阻的阻值较小。在系统单相接地时,控制
5、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在500A左右,也有的控制在100A左右,通过流过接地点的电流来启动零序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线路。其优缺点是:(1)系统单相接地时,健全相电压不升高或升幅较小,对设备绝缘等级要求较低,其耐压水平 按相电压来选择。(2)接地时,由于流过故障线路的电流较大,零序过流保护有较好的灵敏度,可以比较容易检除接地线路。(3)由于接地点电流较大,当零序保护动作不及时或拒动时,将使接地点附近的绝缘受到更大的危害,导致相间故障发生。(4)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无论永久性的还是非永久性的,均作用于跳闸,使线路的跳闸次数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供电,使其供电可靠性下降。1.4中性点经销弧线圈接地
6、方式 消弧线圈是一个具有铁芯的可调电感线圈,装设在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形成一个与接地电流大小接近相等而方向的电感电流,这个滞后电压90的电感电流与超前电压90的电容电流相互补偿。最后使流经接地处的电流变得很小以至于等于零,从而消除了接地处的电弧以及由它所产生的危害。采用中性点消弧接地方式,其特点是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可不立即跳闸,按照规定电网可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2h。从实际运行经验和资料表明,当接地电流小于10A时,电弧能自灭,因消弧线圈电感的电流可抵消接地点流过的电容电流,若调节得好时,电弧能自灭。对于电网中日益增加的电缆馈电回路,虽接地故障的概率有上升的趋势,但
7、因接地点电流得到补偿,单相接地故障并不发展为相间故障。因此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供电可靠性,大大的高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也存在着以下问题:(1)当系统发生接地时,由于接地点残余流很小,且根据规程要求消弧线圈必须处于补偿状态,接地线路和非接地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同,故零序过电流、零序方向保护无法检测出已接地的故障线路。(2)因目前运行在电网的消弧线圈大多为手动调匝的结构,必须子啊退出运行才能调整,也没有在线实时检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设备,故在设备运行中不能根据电网电容电流的变比及时进行调节,所以不能很好的起到补偿作用,仍出现弧光不能自灭及过电压1.5中
8、性点接地应用情况;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低阻接地。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不接地、高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等。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9、时,由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故障点不会产生大的短路电流,因此允许系统短时间带故障运行。这对于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是非常有意义的。近几年来两网改造,使中、小城市635kV配电网电容电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大庆油田电网有29座110KV变电所,其中有27座接带有35KV网络,系统中性点均安装了消弧线圈,消弧线圈在运行的变电所有16座,投入率仅为59.26%。其中,影响消弧线圈投不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性点不平衡现象,3-220KV 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中规定:“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中性点长时间移电压不得超过额定相电压的15%”
10、油田电网中登封变电所中性点位移电压最高位1800伏,虽然没有达到规定的限值,但中性点位移电压偏高对设备的绝缘会带来不利影响,影响消弧线圈对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使残流偏大,不利于灭弧,影响消弧线圈消弧效果,不利于限制、消除系统谐振过电压,使单相接地事故发展成相间事故,造成事故扩大,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严重影响油田生产生活用电。而且消弧线圈长时间耐受较高电压会经常发生球隙放电间隙烧毁的现象。1.6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史在发展初期,电力系统的容量较小,当时人们认为工频电压升高是绝缘故障的主要原因,几十电压短时间升高至倍,也会威胁安全运行。由于对过电流的一系列危害作用估计不足,同时电力设备耐受频繁过电流
11、冲击的能力估计过高,所以,电力设备的中性点最初都采用直接接地方式运行。随着电力系统的扩大,单相接地故障增多,线路断路器经常跳闸,造成频繁的停电事故,于是便将上述的直接接地方式改为不接地方式运行。尔后,由于工业发展较快,是电力容量增大,距离延长,电压等级逐渐升高,电力系统的延伸范围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容电流在故障点形成的电弧不能自行熄灭,同时,间歇电弧产生的过电压往往又使事故扩大,显著地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为了解决系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当时世界上两个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分别才去了不同的解决途径。德国为了避免对通信线路的干扰和保障铁路信号的正确动作,采用了中性点经
12、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自动消除瞬间的单相接地故障;美国采用了中性点直接接地和经低电阻、低电抗等接地方式,并配合快速继电保护和开关装置,瞬间跳开故障线路。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解决办法,对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在中压电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类中性点接地方式,即小电流接地方式和大电流接地方式。前者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经高电阻接地;后来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经低(中)电阻和低(中)电阻接地等。而单相接地电弧能否瞬间自行熄灭,是区别大、小电流接地方式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在这两类六种接地方式中,前者以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为代表,后者以低电阻接地为代
13、表。长期以来,两者互有优缺点,因此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均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许多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利用当代的微机、微电子现金技术,伴随着自动消弧线圈和微机接地保护(或自动选线装置)的推广应用,谐振接地方式在保持原来有点的条件下,克服了缺点,实现了优化,运行特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可以适应当代负荷特性变化需要。而低电阻接地方式,虽然用不锈钢电阻器取代了原来的铸铁材料、物理模拟的零序过电流保护也换成了微机接地保护,但在技术内涵方面,多少年没有实质性的进步;而且在快速清除接地故障问题上,还遇到了新的挑战,运行特性进一步下降,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等的威胁较前增大。这样,
14、两者之间的性能投资比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了。近几十年来,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强大电力系统。当今世界上已经有了从低压、中压、高压到超高压、特高压等多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不断深化的理论研究和日益丰富的运行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对中性点的各种不同接地方式有了更好的掌握,并进行了创造性的应用,使当今电力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安全经济运行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水平的提高,世界已逐步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中性点接地方式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项应用技术,服务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可使电力系统达到更优的技术经济指标。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性 接地系统 电压 不平衡 原因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