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生物医学工程.docx
《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生物医学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生物医学工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Abstract摘要 “生物医学工程”是多种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已经为临床做出了各种惊人的贡献,从17世纪显微镜的发现并应用与医学,再到上世纪X射线的发现以及影像医学的普及,到现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的精准医学,未来的生物医学和临床学科的发展就是要整合生物学新前沿,运用新技术和新概念,更加有效的为人类医疗卫生与健康保健做出贡献。关键词显微镜的发现;X射线;人类基因组计划;精准医学AbstractBiomedical engineering is a variety of the edge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has made all sort
2、s of amazing contribution to clinical, from the 17th century found and application and medical microscope, and X ray findings of the last century and the popularity of medical image, and now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of precision medical,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
3、iomedical and clinical science is to integrate new frontier in biology, using new technology and new concept, more effectively contribute to human health and health care.KeywordsThe discovery of biomedical microscope;Biomedical; X-ray;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precision medicine12- -目录 目录摘要IAbstrac
4、tII1 绪论11.1 引言12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22.1 显微镜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2.1.1 光学显微镜的发明22.1.2电子显微镜的发明22.1.3 显微镜大时代下催生BME22.2 影像诊断学的进步32.2.1 X射线发现与应用32.2.2 CT与X射线结合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32.2.3 分子影像学的发展33 介入医学问世53.1 临床新领域-介入医学53.2 人工器官的应用53.3 其他BME成果54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的精准医学75 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展望9参考文献11致谢14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Eng
5、lish Catalog 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5 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展望1 绪论1.1 引言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发展的交叉边缘学科,多学科的交叉,使它不同于那些经典的学科,也有别于生物医学和纯粹的工程学科。现在的生物医学工程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均将它列入高技术领域,重点投资优先发展。上世纪50年代,生物医学工程才刚出生,特别是随着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计划俩个斥资上百亿大计划的完成,生物医学工程
6、有了快速的发展,几乎涉及了生物医药和理工学的所有领域。随着201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宣布完成,生物医学工程的技术更加多样与成熟。我国生物医学工程起步比较晚,上世纪末才逐渐高校才开设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并且实践较为匮乏,与国际交流不是很多。我国目前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生物谷,并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了生物药谷,为赶超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不懈努力。我国BME市场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市场,并且在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增长。制药业和生物医学工程是当代健康产业的俩大支柱。但是我们的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差近20
7、年。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一国生产的BME产品就占全世界总量的40%以上,欧洲占了30%左右,日本占了15%18%加起来几乎垄断了世界市场,而中国BME产品总产值仅世界总销售额的2%。BME产品一般技术含量较高,而且进入市场严格,至今为止,很多关键的技术还在发达国家大公司所垄断。国内缺乏大环境,以至于没有自主研发产品,多是跟着国外走,技术储备匮乏。BME作为日后国家重点扶持项目,还是要走很长的道路,我们新一代的生物工作者责无旁贷,了解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创新新的产品,更新思维和意识观念,才能让中国BME产业傲视群雄。2 医学影像的发展2.1 显微镜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1.1 光学显微镜的发明
8、人眼的分辨力(resolving power)只有0.1mm,也就是说,如果俩条平行线距离小于0.1mm时,人眼就会把其看作一条线。在公元前一世纪,人们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可以呈放大的像,在16世纪已经有眼镜制造商可以做出类似于光学显微镜。1665年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首次使用复合式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解开了微生物学的序幕。虽然普通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只能看到微米(m)级别,对于超微细结构等就无法分辨,但是光学显微镜的发展仍然是划时代的进步,利用光学显微镜,科学家们才打开了通往微观领域的大门。2.1.2 电子显微镜的
9、发明光学显微镜受照明用光的波长限制,分辨力不能在提高了。所以科学家们急需更高分辨力的显微镜。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EM)的问世又开辟影像信息学的新领域。电子显微镜是利用加速的电子束代替可见光来“照明”的,其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提高了很多倍。1988年,Confocal(共轭焦)扫描显微镜被科学家广泛使用。目前,在美国刚刚举行的显微镜及微分析研讨会上FEI公司推出的扫描传输显微镜已经可以使亚埃级(原子级)成像。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影像信息的图片更精确,信息量更庞大。2.1.3 显微镜大时代下催生BME 回顾历史,人类寿命不长原因之一就有疾病和瘟疫,所以当时的科学家和医
10、疗工作者们对于看不见的“魔鬼”束手无策,以至于欧洲中世纪一直在黑暗的教会下统治。显微镜的发明,不仅仅让人们看到了微生物,还让人们看到了治疗疾病的光明,在普通显微镜诞生后的100年中,不断有人改进显微镜,并且发现更多微生物,也为后来的施莱登和施旺(Schliden and Schwann)提倡细胞学原理提供了工具。当时的BME还只是雏形,普遍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人类抵抗疾病和瘟疫最轻松的方式。2.2 影像学诊断的进步2.2.1 X射线发现与应用1895年11月8日,德国科学家伦琴开始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1895年12月28日他完成了初步的实验报告一种新的射线。他把这项成果发布在维尔茨堡的物理医疗社会
11、(Physical-MedicalSociety)杂志上。为了表明这是一种新的射线,伦琴采用表示未知数的X来命名。很多科学家主张命名为伦琴射线,伦琴自己坚决反对,但是这一名称仍然有人使用。1901年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伦琴发现X射线后仅仅几个月时间内,它就被应用于医学影像。1896年2月,苏格兰医生约翰麦金泰在格拉斯哥皇家医院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放射科。放射医学是医学的一个专门领域,它使用放射线照相术和其他技术产生诊断图像。的确,这可能是X射线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地方。X射线的用途主要是探测骨骼的病变,但对于探测软组织的病变也相当有用。常见的例子有胸腔X射线,用来诊断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癌或肺气
12、肿;而腹腔X射线则用来检测肠道梗塞,自由气体(free air,由于内脏穿孔)及自由液体(free fluid)。某些情况下,使用X射线诊断还存在争议,例如结石(对X射线几乎没有阻挡效应)或肾结石(一般可见,但并不总是可见)。2.2.2 CT与X射线结合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借助计算机,人们可以把不同角度的X射线影像合成成三维图像,在医学上常用的电脑断层扫描(computted tomography,CT)就是基于这一原理。X线CT 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
13、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 提高了诊断准确率1。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 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 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 病在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学 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RI、MRS发展。 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创造 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
14、术。美国新闻媒体把PET列为十大 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 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2。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与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2.2.3 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分子影像学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传统成像手段所不能触及的高灵敏度和精确性,从更基础的层面探测到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而且是无创伤、实时、活体、特异、精细的影像检查。更重要的是分子影像不仅仅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更会带来疾病治疗方面的革命。而在分子影像技术中,核医学是发展前景最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15、其代表设备就是PET。目前中国的PET市场,主要集中在高端的PET/CT中心(PET/CT+回旋加速器),超大的投资和高昂的运转费用,无法在普通人群中使用,限制了PET在中国的普及。中国的分子影像技术要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必须克服价格障碍,才能迅速向PET市场转移,逐渐向世界市场过度。为此提出用临床实用的专业PET和常规ECT搭配,以合理的价格取代符合线路的普及方案,这一方案得到高度认可。 在共同的努力下,分子影像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阶段,各个学者、专家对分子影像学的理论做了相关论述,对其技术实施也提出了根本性的改进,对分子影像学诊断所需的设备提出相应的研制方法,这样将会从根本上改进现有影像
16、诊断质量。研究分子影像就是为了将其运用于疾病发生早期症状的诊断,以达到在没有表现出相应临床症状之前发现其内在的发生发展情况,提早干预、预防疾病的发生。 我们分子影像学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为了达到分子影像时代,即我们在公共场所的过道、门栏中安装分子影像仪及与其连接的显示器。当人们经过时,人体内的分子、细胞活动状况将自动被监视器反映在显示器上,这样,人们能够在显示器上看见自己的身体内部分子水平的相关情况,随时随地发现自身细胞、分子的变异及损坏与否,及早地处理这些问题,这样会大大减少疾病地发生发展率。3 介入医学问世3.1 临床新领域-介入医学介入医学是一种微创伤的诊疗技术。Dotter和Judkin(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药 大学毕业 论文 生物医学 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