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子分析.docx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子分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沃文网上搜索。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子分析摘 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的大致情况,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因子进行了简要分析,得出了三个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因子,并建议施工企业从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类安全管理机构、搞好安全教育培训、等几个方面,建立立体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因子分析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 use of the
2、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derived three main factors of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recommended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mprove the regulatory agencies of all types o
3、f safety, improve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and the whole process, the full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factor analysis 目录1绪论21.1研究背景及意义31.1.1研究背景31.
4、1.2研究意义41.2安全管理现状51.2.1世界各国的安全管理现状51.2.2我国的安全管理现状6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分析方法研究72.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72.2建筑工程危险源辩识及分析82.3.1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82.3.2建筑工程危险源分析10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子分析评价模式的构建及分析133.1 因子分析法原理概述133.2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133.3 层次分析法步骤143.4 结果分析184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194.1 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194.2 完善各类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214.3 搞好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224.4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与
5、检查234.5 建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综合系统244.6 建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预警机制255 结论与展望25参考文献261绪论本文介绍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安全管理方式和模式。大概回顾了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和科研成果,简要地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形势和本文的研究背景。并用层次分析法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建设性建议。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众所周知,一方面由于建筑工人流动大,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对象和工作条件复杂,所以建筑业作为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在国际
6、上一直被广泛重视,建筑业的死伤率一直位于各行业的前列。在我国,建筑业是仅次于煤炭行业的第二大事故行业。根据建设部公布的有关资料可知,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及伤亡人数统计如下:2003 年共发生 1278 起、死亡 1279 人;2004 年共发生 1144 起、死亡 1324 人;2005年共发生 1015 起、死亡 1193 人;2006 年共发生 888 起、死亡 1048 人;2007 年共发生859 起、死亡 1012 人。由以上统计数据可知,我国建筑业目前的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统计表明,英国平均每周有 1 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美国平均每周有 2 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而我国
7、,每天大约有 3 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从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看,在英国可达项目成本的 36%,在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是项目成本 7.9%和 8.5%。在我国大陆地区没有正式的统计数据,但据估计,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承包商的平均利润。建筑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一方面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大量浪费社会资源,使企业的成本无为增加,影响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伤亡职工家庭的幸福生活,危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研究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尽可能地预防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无疑是摆在我们建设工程管
8、理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课题。1.1.2研究意义(1)安全生产是我国既定的管理方针和目标2004 年 08 月,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阶段发展目标。其中,第一阶段是从 2003 年到 2007 年,我国要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其中矿山(煤矿、非煤)、危险化学品和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必须得到好转,事故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和道路交通死亡率等指标都要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第二阶段是从 2008 年到 2010 年,我国要初步形成比较规范和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要有明显的好转,重特大事故必须得到有效
9、地遏制,所有事故的发生率都要有大幅度地下降。第三阶段是从 2011 年到 2020 年,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要实现根本性的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十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安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的基本目标是和我党适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理念是一致的。当前,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有人数的 1/3 多,建筑业的安全状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3)安全管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安全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砝码。就国内市场来说,一方面,随着各项安全制度的完善,建
10、筑企业的安全业绩将与企业的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产生直接的联系。由于安全生产的弱势,带来事故损失、安全保险费用等提高,降低项目的盈利水平。在市场准入、工程保险、安全投入产出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下,使这类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安全业绩好的建筑企业,不仅可以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保险费用的支出,而且还提高了企业的声誉和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毕竟建筑企业的安全绩效对其投标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4)安全管理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事故的代价是昂贵的,对整个社会而言,它是一种不断增长的沉重负担,对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将有所影响。因此,安全生产不仅与国家经济增长率、国家
11、综合国力和国外市场的开拓有重要而紧密的关系,而且还影响到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以不同的方式分摊在每个社会成员身上。因此,在建筑业中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5)对安全管理理论探讨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建筑安全实践和研究的发展看,安全管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综观全球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发展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随着对建筑安全问题研究的深入,学术界的关注点也有所变化,大多数是从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转移到对人的不安全的行为的管理上。1.2安全管理现状1.2.1 世界各国的安全管理现状(1)英国:英
12、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早在 150 多年前,就制定了有关生产安全与健康的规章。1974 年,在总结以往有关生产安全与健康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英国颁布了劳动健康安全法,其现有的生产安全与健康的管理系统、制度就是根据这个法律建立健全的。1974 年劳动健康安全法执行以来,英国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1 年职业事故死亡人数为 441 人,2002 年下降到 226 人,下降了近一半。每 10 万人死亡率,1981 年为 2.1,2003 年仅为 0.7。英国是世界上安全与健康记录最好的国家之一。(2)日本:2003 年 3 月 24 日,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公布了防止工伤事故的第十
13、个五年计划(2003 年2007 年)。第十次防止工伤事故计划由目的、周期、目标、开展防止工伤事故活动的课题以及主要事故预防对策构成。该计划的制定是为了促进综合性、计划性的防止工伤事故对策的实施。在厚生劳动省公布以后,又下达给各都道府县的劳动局长,并促使各都道府县在该计划的基础上,掌握本地区的工伤事故的情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防止工伤事故计划。(3)美国:美国政府的建筑业安全管理政策在近两百年来发生了很大的改进。在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中,雇主很少对工人的工伤负责。在 20 世纪上半叶,民法逐渐让位于工伤赔偿法,工伤事故的责任也开始由工人负责转变为由雇主负责。职业健康与安全法案
14、(OSHA: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ct l970)通过以后,法庭保护建筑工人安全的努力使参与建筑项目相关人的安全责任更大了。结果,过多的责任立法导致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责任危机”。责任险的保险费迅速高涨,许多雇主在是否选择保责任险时犹豫不决。有些公司在选择保险时对于责任没有充分的估计,使得自己“暴露在风险中”经营,或者根本没有保险。由于“责任危机”,许多研究机构开始深入调查事故的原因,指出工地现场存在的危险并提出了一些适当的安全措施。1.2.2 我国的安全管理现状我国的安全生产,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务院就于
15、1956 年颁布了有关安全生产的三大规程,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形成了我国劳动保护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了劳动保护工作的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余年间,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基本上经历了以下七个主要阶段:解放初期,国务院颁布二大规程,全国安全生产形势蒸蒸日上;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安全生产形势急转之下;60 年代初,开始的三年经济调整,全国安全生产全面恢复改善;十年动乱,全国安全生产再度恶化;改革开发以来,建筑安全管理走向全面发展的局面;1992年,开始我国建设规模迅速发展,加上各种经济体制并存,建筑安全管理再一次出现下滑;面对新的形势,建设
16、管理部门,及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加强了管理,建筑安全管理步入协调、健康发展轨道。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形势多次上下起伏表明:重视工程实践中的客观规律,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形势就会好转;反之,安全生产形势就会恶化。同时表明了注重科学研究,加强理论指导,建筑安全工作才能稳步发展。图1.1 我国今年来建筑事故死亡人数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研究如何改善并提高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刻不容缓。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分析方法研究2.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工程技术人员、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工具等,按照
17、工作计划、工作条件和作业标准等,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完成建筑过程产品的交付使用。对于大多数建筑工程而言,其一系列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很大,产生使工程过程停止或受到干扰的意外事件也很多,可能涉及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所有的参与方,也可能与自然因素有关。一般来讲,施工过程中的意外事件产生的主要因素如下图 2.1 所示。施工方面相关方原因事故的发生不可抗力其他原因图2.1 一般施工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1)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建设工程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2)流水作业决定了作业人员经常更换劳动地点和工作环境,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展,所有的作业人员所面对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
18、等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给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3)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4)建筑公司与项目部分离,使安全措施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同时企业与项目部这种分离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多的由项目部承担。(5)多个建设主体的存在及其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6)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建筑工程生产过程技术含量低、劳动、资本密集。低技术含量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普遍较低。而工人与施工单位间的短期雇佣关系,造成施工作业培训不足,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使不安全行为成为重要的事故发生隐患。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较大,表
19、现为安全事故的多发性。安全生产工作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来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也决定了安全事故发生于具体的施工作业活动中,有效地进行安全生产过程管理,即为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采取有效的工作步骤和序列,是建筑工程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2.2 建筑工程危险源辩识及分析2.3.1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危险源就是指危险的根源,包括危险载体和事故的隐患。一般我们所说的危险源是指狭义的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危险有害因素。其中危险因素主要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20、而有害因素则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累计作用。辨识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直接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直接经验法是参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力对评价对象进行危险性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观性比较强,对评价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系统安全分析法则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评价方法对系统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系统安全分析法能够更为全面科学地识别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在施工现场将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现场施工人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辨识出有关的危险源。(2)安全
21、检查表。运用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施工现场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从而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3)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它是通过指导语句和标准格式寻找工艺偏差,以辨识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控制危险源风险的对策。(4)事故树分析(FTA)。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去寻找与导致事故发生相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通过这样的分析过程,辨识出系统中导致事故发生的相关危险源。(5)事件树分析(ETA)。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起,分析各个环节事件“成功”或“失败”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预测各种可能发生
22、的结果的方法,是一种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通过对系统各个环节事件的分析,即可辨识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上述的几种危险源辨识方法各有特点,也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要全面系统地辨识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危险源,单单一种辨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辨识方法。2.3.2 建筑工程危险源分析建筑工程危险因素分析评价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方法。定性分析是根据经验或者假设进行推理和判断的基础上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态进行定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危险因素的结论。这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某些安全指标、事故类型和导致事故发生
23、的主要因素等。危险源定性分析的方法很多,例如常用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鱼刺图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因果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 LEC法)等。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通过专家调查或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建筑工程危险因素分析评价时,由于实验结果和广泛事故统计资料不足,因此通常采用LEC法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例如美国格雷厄姆提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积分
下载 | 加入VIP,下载更划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 安全管理 影响 因子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