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沃文网! | 帮助中心 分享知识,传播智慧!
沃文网

模电数电

电路与系统复试专题模拟电路1.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区别答:无源滤波器:这种电路主要有无源元件R、L和C组成有源滤波器:集成运放和R、C组成。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电阻小,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但集成运放带宽有限

模电数电Tag内容描述:

1、什么是带负载能力? 答: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负载。
对于不同的负载,电路输出特性(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几乎不受影响,不会因为负载的剧烈变化而变,这就是所谓的带载能力 3.什么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 答:在独立源不作用(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的情况下,由端口看入,电路可用一个电阻元件来等效。
这个等效电阻称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
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内阻称为输出电阻Ro。
4.什么叫差模信号?什么叫共模信号?答: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一对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差动放大电路输入差模信号(uil =-ui2)时,称为差模输入。
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一对信号称为共模信号。
差动放大电路输入共模信号(uil =ui2)时,称为共模输入。
在差动放大器中,有用信号以差模形式输入,干扰信号用共模形式输入,那么干扰信号将被抑制的很小。
5.怎样理解阻抗匹配? 答: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
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低频:当负载电阻跟信号源内阻相等时,负载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阻抗匹配之一。
对于纯。

2、系统中,把放大电路中的输出量(电流或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形式的反馈取样网络并以一定的方式作用到输入回路以影响放大电路输入量的过程。
包含反馈作用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的类型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有四种影响:a.降低放大倍数 b.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T,Vcc,器件老化等),放大倍数会变化,其相对变化量越小,则稳定性越高。
C.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噪声 d 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
对输入电阻ri的影响: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加,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对输出电阻ro的影响: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
负反馈的应用: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压趋向于维持恒定。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流趋向于维持恒定。
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为:a.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在中频段的极性。

3、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
2.什么是负载 ?什么是带负载能力 ? 答: 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负载。
对于不同的负载,电路输出特性(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几乎不受影 响,不会因为负载的剧烈变化而变,这就是所谓的带载能力 3.什么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 答: 在独立源不作用(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的情况下,由端口看入,电路可用一个电阻元件来等效。
这个等效电阻称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
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内阻称为输出电阻 Ro。
4.什么叫差模信号?什么叫共模信号? 答: 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一对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差动放大电路输入差模信号( uil =-ui2)时,称为差模输入。
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一对信号称为共模信号。
差动放大电路输入共模信号( uil =ui2)时,称为共模输入。
在差动放大器中,有用信号以差模形式输入,干扰信号用共模形式输入,那么干扰信号将被抑制的很小。
5.怎样理解阻抗匹配? 答: 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
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低频: 当负载电阻跟信号。

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特点,本次试验设计采用了加拿大EWB(MULTISIM)软件,既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为课堂教学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增添活力。
2目录模拟电子设计部分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311课程设计的目的312课程设计的要求3二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421设计任务422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4三课程任务设计,设计,仿真53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532差分放大电路9数字电子设计部分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1211课程设计的目的1212课程设计的要求12二课程任务分析、设计1321三位二进制同步减法计数器1322串行数据检测器16四设计总结和体会21五参考文献22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11课程设计的目的1学会在MULTISIM软件环境下建立模型2熟悉MULTISIM的基本操作3熟练掌握MULTISIM设计出的仿真电路4掌握分析仿真结果12课程设计的要求根据设计任务,从选择设计方案开始,进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器件,划出设计电路图;通过安装、调试,直至实现任务要求的。

【模电数电】相关DOC文档
模电数电面试知识.doc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沃文网发消息,QQ:2622162128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